学校文件

教师教学能力精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暂行)

时间:2019/5/24 9:29:58  作者:中心办公室  来源:教师教育发展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根据《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任务要求,为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学校决定实施“教师教学能力精准提升工程”,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目标,采取学校引导与学院落实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三结合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分类培训、系统培养、精准提升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创新和实践指导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执教水平,建设一支能适应并促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实施范围

通化师范学院专业技术岗位教师

三、实施内容

(一)新教师入职培训

本项目旨在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让新入职教师领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获得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理解和掌握大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交流、处理和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

1.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完善新教师培养体系。开展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校规校史等专项培训。通过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名师示范、课堂观摩、教学点评和过关考核等形式全面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素养。

2.新入职教师培训由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人事处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注重实践操作与教学应用,体现能力导向。每期培训结束,由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处、教务处和人事处组织考核,考核成绩由人事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处和教师所在单位备案,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

(二)新教师岗前培训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课堂教学准入制度,强化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助课训练,使新上岗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接受课堂教学的规范训练,熟悉拟开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以促进新教师成长,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新上岗教师在开课应先行助课,时间为一个学期。辅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参加相关课程课堂教学全过程,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参与批改作业、上习题课、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等活动。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熟悉拟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拟开课程的教学准备。新教师助课期间免基础工作量。

2.新教师完成助课任务,在安排教学任务之前,必须通过试讲,并提交拟开课程的全部教案和PPT课件。试讲由教师所在院(部)组织,应有2位学校督导参加。试讲后明确给出试讲是否通过的结论试讲未通过者助课时间延长至一年,并需要再次参加试讲考核

(三)青年教师培养

本项目旨在通过导师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跟踪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和评价能力。

1.新参加工作或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到学院报到后一周内,学院(部)应为其选派导师导师原则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每位导师以指导1—2名青年教师为宜。

2.导师聘用程序、职责及青年教师考核详见《通化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

(四)教学竞赛

本项目旨在通过组织开展校、省、国家三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以检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强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切实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

1.学校每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形式包括讲课比赛、说课比赛、教学改革示范课比赛和微课比赛,具体形式根据省级比赛安排灵活调整。每次比赛在院、校两个层面开展,即院(部)先组织院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后,择优推荐参加校级教学比赛。在校级比赛后,推荐省级比赛选手。

2.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由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处负责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可折算为培训学时(详见《通化师范学院教师训学时认定标准》),在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在培训学习和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

(五)校本专题培训

本项目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内专题培训,激发教师学习提升的热情,满足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1.由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与各院(部)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专题培训,培训形式包括专家讲座、名师报告、教学沙龙、教学工作坊、开放课堂、远程互动和教学咨询等。专题包括:师德师风、教学理念、课程改革、学习心理、教学方法、教学基本技能、学业评价、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课程开发等。每位教师每年参与校本专题培训数量应不少于4

2.各院(部)年初制定本单位教师培训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学院(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校院两级培训。

(六)教师外出培训

本项目旨在开阔教师视野,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

1.积极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培训导师参加有针对性的专题定制培训,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高品质的教育教学会议。

2.外出培训要立足教学发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各院(部)根据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认真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按照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外出培训工作流程,推荐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高品质的会议和培训,同时支持通过线上自修达到一定专业水准的教师参加高端技术培训。

(七)教师进修与研修

本项目旨在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与学校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学术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1.支持青年骨干教师以单门或系列本科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为主要内容,赴国内高水平大学或同类高校开展为时不超过一学期的课程研修,满足新建专业或新开课程需要。

2.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研修项目,选派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访学与合作研究。学校将进一步拓展与国外知名大学间的校际合作,为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创造条件。

3.进修人员应是经院级评选推荐、校级专家评审,遴选出的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深造和培养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师培训费用参照访问院校的收费标准报销,差旅费按照我校财务有关规定核实报销。

4.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线上自修。学校根椐实际需要购置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各教学单位为教师推荐专业的线上课程资源,以支持专任教师开展线上自主学习。教师完成在线课程学习并考核通过的,凭结业证书到教师教育发展中心认定培训学时。

(八)行业企业实践锻炼

本项目旨在进一步拓宽教师培养途径,建设一支实践技能高、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我校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1.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参与行业研发教师参与行业项目研发,成功落地的校企合作项目,经学校组织认定,可作为行业实践经历。

2.各院(部)根据本单位教学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分批次地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专任教师每学期参加行业企业实践不少于5次。实施细则详见《通化师范学院教师行业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

(九)教学团队培养

本项目旨在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发挥团队的“传、帮、带”的作用,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1.各院(部)根据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课程、教研室、实验(中心)室、实训基地和专业为建设单位,形成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梯队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非师专业的教学团队教师应具有合理的“双师”结构和一定比例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团队成员不少于5人。

2.强化团队建设中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发挥教学团队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教学团队应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开展具体的主题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集中解决教学难题,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能力。

(十)实践技能指导教培养

本项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强化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及专业实践技能的指导与服务。

1.配合大学生创新与实践中心开展实践导师培训,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2.中青年教师在每个聘期内应至少担任一次实践指导教师。指导活动包括:指导学生参加各类重要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四、组织考核

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我校将强化教师培训的考核力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考核由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与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处负责组织、各院(部)配合实施。

(一)指导期内的青年教师考核

新教师完成一学期助课任务后,提交拟开课程的全部教案和PPT课件,申请进行试讲考核。由院(部)主管教学副院长、校级督导、同专业优秀教师组成评议小组(不少于5人),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考核。试讲考核合格的教师,考核结果报教务处备案后,可以担任拟开课程的主讲教师;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助课时间延长1年,并需要再次参加试讲考核

每学年末,各院(部)应根据《通化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对处于指导期内的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人事处、教务处备案

(二)专任教师考核

完善专任教师培训考核机制,逐步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要求教师每五年至少需要参加360学时的培训,专任教师每完成不低于72学时的培训学习,其中参与校本专题培训数量应不少于4次。教师应根据要求,记录个人参加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情况,期末由各院(部)进行检查。教师教育发展中心负责教师培训学时认定(详见《通化师范学院教师训学时认定标准》),认定结果计入教师成长档案,报教务处、人事处备案,作为年度考核、评奖评优、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的重要指标。

(三)教学单位的培训考核

根据《通化师范学院二级学院考核管理实施方案》,将各教学单位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和行业企业实践情况纳入院(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院(部)教师培训考核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人事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处、各院(部)主管教学副院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工作计划,开展具体工作。

(二)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落实工作

各院(部)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的政策制度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科学制定教师培养工作规划,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任务,对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进行强化培养和重点指导。

(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学校投入经费用于支持“教师教学能力精准提升工程”的实施,鼓励各教学单位加大对教师培养工作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并制定本单位的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四)加强过程检查,做好项目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教务处、人事处和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处,将对项目实施过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学院要按照本方案的工作要求,对本单位的各个工作项目加强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考核总结,发现不足并改进完善。

 

 

 

教师教育发展中心

2018年5月